如果语言也可以被测量,它的尺度究竟是什么?有没有更好的排布方式?早在互联网兴起之前,塞缪尔早川的《语言学的邀请》就已经被争相阅读,而现在,杠精、键盘侠层出不穷,我们似乎比前人更需要它,去看看这本书吧,这只是走下抽象化阶梯的一个开始。
评论区留言
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,避免争吵,有一本书《罗伯特议事原则》,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三点:
1.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;
2. 不得质疑他人动机——因为他人动机不克整,论证动机偏题且毫无意义;
3. 讨论应就事论事,以解决当前带解决问题为限。讲了其他问题,就是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,变成了无休止的论战。
联想到自己,网上发言经常用“似乎” 这样的词,但却曾为人诟病:作为一个成年人了,就不能说话准确一点,对自己的言行负责?但我想,用“似乎”“感觉”这样的词的时候,我大多是想分享自己的感受,唤起对方类似的经历,从而感同身受,理解我的想法。另一方面,也是觉得凡事没有绝对,我仅分享当下个人的看法,至于是否接近本质,尚进一步考量。我也尽量就事论事,不轻易评价他人,因为相信“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,你要记住,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,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。”(菲兹杰拉德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)的确,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立场不同,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。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过往推测他为何做此言论,但不能批评他的人格,毕竟人是那么的复杂。
似乎因为急于通过现象看到本质,这样就可以立即定性,所以才有那样上纲上线的评价。像是那句文言文评论,似乎马上就给这个行为贴上了一个抽象的标签来判定本质。但如果他说:“这就像是(这让我想到)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而不知发。’楼主这样不珍惜食物,是否想过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呢?”或许就没那么有定论性了,而是更倾向于表示自己的恐慌、担心楼主生活中也像古文中的行为那样不知节俭,轻视人的生命。所以,对于我,也不会仅评论一个短句,还会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。
《罗伯特议事原则》这本书还未读过,从评论来看,它可以帮助约束我们自身不去争吵,也同样推荐《非暴力沟通》。通过表达“观察、情感、需要、请求”便可做到。观察,即是自己看到的现象,有利于就事论事,但应尊重客观事实,避免道德评价。情感,即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,但要避免加上自己的想法。说明需要时要准确、直接(然而国人的含蓄多让此变得委婉);提出请求时不能用命令。这本书不仅能防止自己去争吵,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想法,避免被他的言语攻击所伤害。从他人的指责中发现,那其实是在表达需要和请求。当我们友好地说出甚至帮助他实现这一需求时,他会觉得,自己得到了理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