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帖作者吐槽了当今软件生态下,人为工具所累的现实。
在某些个体无法规避的系统性问题面前,确实人已然成为工具的奴隶。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,卖房的中介,围绕微信、贝壳 App 等就有很多任务去完成,工作范畴之外,脑子都会惯性地关注微信每一个潜在客户的消息。
家长也是,孩子读书,家长朋友圈拍照配文打卡...这都是拜一个强大到万事皆可微信的工具所赐。
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候,人是掌握着主观能动性的,沦不沦为工具的奴隶,是人说了算。
我倾向于一切避免「本地化」的思维,换言之,我倾向于凡事 web 化。
比如看电影,有人就喜欢下载到本地,于我而言,随看随搜,在线的一大堆高清,下载实在是为硬盘创造需求(影视收藏爱好者另当别论)。
再说会工具,很多都有 web 化的可用,虽然功能可能不如那些全能的客户端强大,但重要的是——够用就好呀!
有人会为了做个文字特效去下载个 Photoshop 吗?没必要啊,就连这么大型的软件也有在线版的平替呐。
总的来说,数字生活可以无限折腾,去满足好奇心;但回归到「工具属性」本身,轻量化、做减法才是当家作主的不二法门。 |